“十二五”開局以來,拉薩市農牧業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一堅持、兩強化、三突破”工作要求,抓重點,抓支撐點,抓突破點,攻堅克難,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加強,糧油產量穩定增長,設施農業強勁發展,龍頭企業隊伍不斷壯大,農牧民收入持續增加,農牧業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全面實現。一年來,拉薩市著力推進現代特色農牧業發展,預計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69億元、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53.96元,增長15%。
狠抓農牧業結構調整。今年,拉薩市在5個商品糧主產縣推廣標準化生產和高產創建示范區,示范面積達到15萬畝,并在尼木縣落實標準化生產示范面積1萬畝。全市糧、經、飼比例由2010年的59.0∶20.5∶20.5調整為58.5∶20.7∶20.8。
加快農業設施建設步伐。完成了市委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間每年建設3000棟日光溫室的工作任務。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9萬畝,比2010年增加0.4萬畝,蔬菜產量預計達23萬噸,比2010年增加2.7萬噸,為拉薩及其它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新鮮蔬菜。
優化畜禽結構。積極爭取國家投資,擴大特色養殖規模,堅持“立草為業”的方針,大力發展優質牧草種植,2011年優質飼草飼料面積增加0.17萬畝,達到12.14萬畝;良種奶牛養殖規模預計發展到1.79萬頭,禽類養殖出欄達到105.56萬羽(只),生豬出欄8.42萬頭,為市場提供了安全肉產品。通過農牧業結構調整,拉薩市優質、特色農畜產品產量大幅度增加,有力地促進了拉薩市農牧業增產增效。
狠抓科技興農。一年來,拉薩市在提高農機化水平上下大力氣,一方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全年共爭取1790萬元用于農機購置補貼、847萬元用于柴油補貼;另一方面積極建設林周縣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按照《林周縣農業現代化示范區2011年農業機械化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目前已經完成機械購置工作,使全市的農業機械化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2011年,全市新增農機具4467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47.53萬千瓦;完成機耕、機播、機收面積分別為45、38、34萬畝。
2011年,拉薩市在種植業上加大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推廣配方施肥示范面積達到5萬畝,實施青稞、小麥等農作物標準化生產示范面積達16萬畝;繼續做好良種繁育工作,建立麥類作物良種繁育基地19200畝。全市共認證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10個,面積達10016畝,比2010年新增3726.05畝;認證無公害農產品61個,畜禽產品4個;改良黃牛2萬頭;扎實開展草原“三滅”工作,防治面積達48.7萬畝,保護了草原生態,為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狠抓特色項目建設。農牧業特色項目建設是擴大拉薩市特色產業規模、提升農牧業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發展戰略。一年來,拉薩市農牧部門堅持把爭項目、抓項目、建項目、管項目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跟蹤監督管理為重點,強化管理,嚴格監督。2011年各縣(區)主要致力于完成往年的續建項目,2010年特色產業項目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2011年拉薩市農牧業基本建設項目批復16個,國家總投資3255萬元,各類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
此外,拉薩市狠抓服務企業工作,發揮龍頭帶動作用。2011年,全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3家及培育對象14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產業化經營可實現銷售收入4.8億元。
在今后的工作中拉薩市將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2012年力爭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從農牧區最需要的地方著手,從農牧民最關心的事情著眼,從農牧業最迫切解決的問題著力,促進農牧業增產增效、農牧民增收致富、農牧區繁榮和諧,讓農牧民享受更多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