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參加北京“西藏(拉薩)商品大集”的我區53家企業,開始展銷所攜帶的1000余種高原特色產品。第一天銷售額只有50余萬元,而隨著12月1日商品大集活動舉行正式開集儀式的推動,截至昨日,產品展銷3天以來累計銷售額已經達到了348.2萬元。
銷售進入火熱
一天銷售額達168萬元
12月1日,北京“西藏(拉薩)商品大集”如期在北京市海淀區金源新燕莎MALL舉行,記者通過電話連線聯系到了在北京負責商品大集工作的拉薩市商務局工作人員史芳。史芳介紹,11月30日開始,參展企業便開始展銷高原特色產品,當天的銷售額為50余萬元。第二天由于正好是周末,而且舉行了正式的開集儀式,現場的人氣聚集得很快,當天的銷售額便輕松突破百萬元。
昨日,展銷活動進入第3天,銷售也逐漸進入火熱狀態。“青稞產品、旅游產品、牦牛肉干、冬蟲夏草、藏毯、藏香等銷售情況很好。”史芳說,昨日一天的銷售額便達到了168萬元。3天累計銷售額達到348.2萬元,除此之外,一些企業推廣服務到位,已經和一些北京的企業及個人達成意向提供產品,意向簽約額超過18萬元。
同時,記者連線此次參展企業現場負責人,西藏春光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呂勇介紹,他們此次攜帶近8噸的青稞產品參與展銷。“光青稞香米這款單品第一天銷售額便達到5000元,第二天達到了11000余元,第三天也超過了10000元。”呂勇說銷售情況非常可喜。
產品認可度高
一些消費者是去年的回頭客
此次北京“西藏(拉薩)商品大集”是第二次舉行。去年舉辦的商品大集中,冬蟲夏草、奶制品、牦牛肉制品、青稞產品、白酒、藏茶等我區特色產品銷售旺盛。10天累計現場銷售額達1104.9萬元。而今年更是在去年的基礎上對產品類型進行豐富,增加了藏毯、藏藥、羊絨制品、唐卡等。
呂勇介紹,他們公司也參加了去年的展銷活動。“我們在北京也有銷售商,但渠道面并不廣,今年到現場來購買青稞米的顧客中,有很多是去年的老顧客,而且一次性購買的數量比去年還多。”呂勇說,他們銷售的青稞米有1斤裝和5斤裝,1斤裝的大部分是第一次購買,主要是嘗試。而購買5斤裝的很多是去年的“回頭客”,最多的一位顧客一次購買了32袋。
“西藏的特色產品很受北京市民的歡迎,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高原產品,所以對他們而言有種特別的吸引力,產品的認可度比較高。”呂勇說。
特色產品走出區外
包裝、渠道都至關重要
呂勇說,這次商品大集雖然一些產品銷售火熱,但他們也看到自己在產品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公司攜帶的青稞深加工產品——青稞營養片,質量、安全等沒有問題,北京市民品嘗后也覺得不錯,但購買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產品的外包裝過于簡單,看著像‘低端貨’,消費者建議我們改良包裝,將包裝做的精美一些,這樣更有利于推廣。”呂勇說。對于我區的特色產品而言,想要到北京這種國際化大都市市場生存甚至占有份額,除了產品質量過關、市場定位準確以外,銷售渠道的開拓也十分重要。呂勇分析說,比如要想把產品賣到沃爾瑪、家樂福、華潤萬家等大型連鎖超市,除了需要成立專業的銷售部門,其渠道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