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拉薩市扶貧辦了解到,近日自治區對拉薩市2012年扶貧開發增量資金項目進行了區級評審。項目評審組認為拉薩市扶貧辦申報的45個增量資金項目實施方案基本可行,已有43個獲批。國家投資1700萬元。
為了能進一步帶動各縣區的經濟發展,保障廣大群眾過上小康生活,拉薩市扶貧辦在今年的扶貧項目申請完畢后,又提交了45個扶貧開發增量資金項目。項目內容主要為養殖業,十分符合各地實際,能夠帶動當地貧困群眾增收。
此次扶貧項目的資金以到戶項目為主,占到總額的90%,主要用于購置卡車、拖拉機、攪拌機等設備,以及石匠、水泥匠、木匠等工具。基礎設施的費用占10%,主要用于新修水渠,減輕農民勞作強度,帶動農產品增收。
此外,自2008年以來,拉薩市扶貧辦將“互助資金”項目作為創新扶貧機制的有益嘗試、解決貧困戶“資金少、貸款難”的重要舉措,覆蓋貧困群眾。截至2011年,自治區共批復拉薩市“互助資金”項目18個,覆蓋18個貧困村的565戶貧困戶,投入國家資金270萬元,先后在墨竹工卡縣扎雪鄉龍珠崗村、其朗村,尼瑪江熱鄉其瑪卡村,扎西崗鄉扎西崗村、朗杰林村,林周縣卡孜鄉托門村,尼木縣塔榮鎮桑日村,曲水縣達嘎鄉色達村和尼木縣5鄉10村發展“互助資金”項目。
“互助資金” 以支持發展農村產業為方向,支持農牧民開展畜禽養殖、土豆種植、農村運輸和小商品制作、零售、農機具購置等。同時,通過信譽約束、內部成員監督、多戶聯保等方式,“互助資金”為廣大農戶提供短期、小額和有償借款,幫助扶貧互助組織成員發展生產經營項目。手續簡單,方便快捷,使用費率較低,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大大節省了借款成本,提高了借款效率。四年來,18個互助組織共吸納農戶1738戶,其中貧困戶565戶,累計借出資金465萬元,回收資金195萬元;到期還款率達100%,受扶持農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贏得貧困群眾“自己的銀行”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