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那曲地區深入開展以“健全基本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完善基本制度、落實基本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村級組織建設,提高了村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健全基本組織。合理設置黨組織,全地區1190個村(居)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同時健全村級團委、婦女、民兵等配套組織。在3個農牧民經濟合作組織里建立了黨組織,成立兩個流動黨員組織,擴大了組織覆蓋面;大力實施“強鄉帶村”工程,結合村(居)“兩委”換屆,對全地區75個后進村黨支部進行了集中整頓,村級班子面貌明顯改變,戰斗力、凝聚力明顯增強。
建強基本隊伍。通過2011年村(居)“兩委”換屆,選舉產生村(居)“兩委”班子成員5691名,其中書記、主任“一肩挑”462人,交叉任職3729人,推選26名大學生“村官”、301名致富帶頭人進入村(居)“兩委”班子,村(居)黨支部領導核心地位進一步強化。狠抓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通過公開考錄分配61名大學生到村(居)任職。高度重視發展黨員工作,加大在優秀青年農牧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致富能手中發展黨員力度,2011年新發展黨員2453名。
開展基本活動。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推廣嘉黎縣“五評法”,全地區1190個村(居)黨組織書記全部參加點評,98%的農牧民黨員被點評;全地區1190個村(居)黨組織和19292名農牧民黨員作出承諾36103件,兌現承諾33684件。堅持開展“三會一課”等黨內基本活動,積極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設崗定責、服務承諾”等富有特色的主題實踐活動。
完善基本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層黨組織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認真落實黨員經常性教育、民主評議、民主生活會、黨務公開、黨組織成員交心談心、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等制度,制定了村級財務管理辦法、救災物資發放管理辦法和村規民約,提高了基層組織建設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水平。
落實基本保障。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全地區1190個村(居)均修建了活動場所,統一制作懸掛了《那曲地區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管理辦法》,使村級活動場所成為辦公議事、黨員活動的綜合陣地。因地制宜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通過援藏渠道和創先爭優強基惠民活動,幫助4個村初步建立了集體經濟。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將村干部基本報酬、考核獎勵及村級公用經費、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障。